佳文品读

中医药浴疗法发展源流与机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22点击量:2020

引用:吴朦,柏冬.中医药浴疗法发展源流与机理探析[J].中医药导报,2021,27(3):204-207,210.


药浴疗法是通过用药煎汁洗浴的方式,借药力和热力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黏膜、经络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药浴疗法来源于生活,与日常沐浴紧密结合,在临床上使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是一种颇具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古籍中“洗”“浴”“熏”“淋”等皆属于药浴疗法的范畴,笔者对中医药浴疗法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分析其应用情况,希望有助于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更好应用于现代治疗中。

1 药浴疗法的发展源流

1.1 先秦到两汉:药浴疗法的起源与确立

1.1.1 从卫生习俗发展为治疗方法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发现有“沐”和“浴”的记载,殷墟考古曾发掘出土全套的盥洗用具,证实当时王室已十分重视沐浴[1],西周时期沐浴礼制已经形成。荆楚时期有端午节兰汤沐浴的古俗,用佩兰煎汤沐浴,以驱邪防病,故端午节也有浴兰节之称。《礼记·典礼》中有“头有创则沐,身有疮则浴”的记载,说明浴法已经成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这里的“汤”即是用热汤洗浴之意[2]。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学文献,其中记载了使用药浴治疗婴儿痫病[3],以及足浴、“气熨”“淋洗”等[4]中药外治的方法。

1.1.2 《黄帝内经》奠定了药浴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中将沐浴作为治法之一提出,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5]《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6]由此可看出沐浴已经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今风寒客于人……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6]。《素问·刺法论篇》介绍了疫病的预防方法:“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6]其中“渍”“汤熨”等皆为沐浴疗法的范畴,由此可见《黄帝内经》认为该法属于汗法的范畴,主要的作用是发汗,使汗出则邪去,从此奠定了药浴疗法的理论基础。

1.1.3 《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局部浴与全身浴的应用 至东汉时期,药浴疗法在应用方面逐步完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药浴治疗多种内外伤疾病,已有“洗”“浴”“熏”等方法的记载,并具有局部浴和全身浴的概念。如:“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7],对于百合病阴虚内热较甚者,当配合百合水洗浴,起到清热养阴润燥的效果。以破气行血之败蒲煎汤沐浴,活血散瘀治疗“马坠及一切筋骨损”[7]。此外,还用到足浴、局部淋洗的方法。如:以矾石煎汤浸脚,治脚气冲心或救卒死而壮热者;治下焦湿热致前阴蚀烂的狐惑病患者,以苦参汤洗之;治妇女“阴中蚀疮烂者”,以狼牙汤洗之。皆是用局部药浴的方法治疗皮肤、黏膜的问题。对于药浴的用法用量也有完备的记载,如百合洗方的用法用量为:“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

1.1.4 可作药浴的本草记载亦不在少数 在同期的本草著作中也不乏用于药浴治疗的本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茺蔚子,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8];爵床,可作浴汤,治疗“腰脊痛不得著床”[8];葱实作浴汤,治疗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牛扁[9],味苦,微寒,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8];溲疏,味辛,寒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做浴汤。

1.2 两晋隋唐时期:药浴疗法的快速发展 两晋隋唐时期,药浴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在外科、儿科方面。至唐代时,沐浴更成为一种风尚,上自皇室、下至民间都十分盛行。

1.2.1 药浴广泛应用于疮疡、皮肤病等外科病 药浴疗法的广泛使用与中医外科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在疮疡外科的治疗中,洗疮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已记载:“破痈后败坏不瘥者,作猪蹄汤洗之。”《肘后备急方》中也有大量的洗浴方用于治疗疮疡、脓肿、目疾等疾患,并针对各种疮疡脓肿,提出用盐汤洗、酒洗、醋水洗等,如:“以水浓煮升麻,绵沾洗之,苦酒渍弥好”[10]用于治疗虏疮;以赤龙皮汤,洗乳疮诸败烂疮方;以大黄、黄芩、黄连、黄柏等各等分洗恶疮、阴疮等。皮肤科方面,治瘾疹,以楝皮浓煎洗浴;治遍身风痒生疮,以羡藜子苗,煮汤洗;又有翳家洗目方,风毒,赤目,花翳等皆可应用。针对骨伤科的疾病,《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也大量使用了煎汤洗浴的方法,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中,煎水洗为第一步骤;“治男子妇人骨断,用杜仲五两、五加皮七两、葱根一把,水煎去滓淋洗”[11]。《新修本草》载有山楂“汁服主水利,洗头及身差疮痒”[12]。

1.2.2 妇儿疾病亦多用药浴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大量的药浴方,尤以小儿浴方最多,从小儿的养生保健到防病治病均有涉及。例如,桃根汤或浴汤中加猪胆一枚,用于预防新生儿疮疥[13]。治外感病,有治少小伤寒的莽草汤[14]、身热的李叶汤、小儿忽寒热的雷丸汤等,以青木香汤浴治小儿壮热羸瘠。小儿皮肤病,以苦参汤浴身上下百疮不瘥方;浓煎地榆汁,洗浴,每日二度,治湿疮;暴气在表,攻皮上隐疹作疮,煮槐枝叶洗之[15]。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特载浴儿方11首,如以苦参煎汤淋浴治疗小儿身热等[16]。《千金翼方》中提出以当归汤治妇人产后藏中风,阴肿痛;以白矾二两,以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脚,治脚气冲心;以竹叶、桃白皮、柳白皮煎汤浴身,百秽消除,又辟温疮疡。同时还记录了数十味可作浴汤的药物,如石膏、菖蒲、蒺藜叶(身痒)、雀医草(烂疮)、白背等[17]。

1.3 宋金元时期:药浴疗法的全面应用

1.3.1 对药浴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探讨 宋金元时期,对浴法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应用经验方,诸医家对其作用机理做也开展了更深入的探讨。《圣济总录》载:“治外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粉之类,藉以气达者是也。”[18]指出外治法是以气将外用药送达于内,具有了经皮给药的思想,认为渍浴法能“疏其汗孔,宣导外邪”[19]。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在论外洗方时写到:“夫塌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汤水有荡涤之功……此为疏导腠理,调理血脉,使无凝滞也。”[20]对外洗法的机制作了分析,认为有开腠理、调血脉的作用。张子和提出攻邪的汗吐下三法,他将灸、蒸、洗等外治方法均归于汗法,认为该法的作用机制在于“开玄府而逐邪气”[21]。

1.3.2 从临床应用到养生保健领域全面发展 经过历代经验的积累,宋金元时期药浴的应用更为广泛,在儿科、外科、妇科、内科等领域均有使用。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药浴方,如丹疹毒肿、风瘾疹瘙痒、疮疡、瘰疬瘘、疔疮肿痛、腰脚疼痛、时气头痛、时气烦躁、时气后劳复、时气瘴疫、小儿常见疾病等均有论述。《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以浴体法治疗小儿胎肥、胎热、胎怯[22]。肛肠外科方面,局部淋洗、坐浴等方法已用于治疗痔疾,如:《圣济总录》中用桃根汤以淋洗法治血痔[23],《千金宝要》中以槐白皮煎汤坐浴治疗“痔出脓血”。妇科方面,熏洗等方法运用普遍,如:《杨氏家藏方》中有茱萸浴汤治疗五色带下[24],《妇人大全良方》中记载木咢枝散、皂角散、水杨汤等洗方治疗妇人阴脱[24],《太平圣惠方》中熏洗方治疗乳痈、阴疮、阴肿等疾病[25]。

沐浴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养生保健方法。宋代时出现了公共浴室,客人远道而来更有“洗尘”的待客礼节。浴法作为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不仅讲究沐浴的方法、注意事项,还提出根据节气变化进行沐浴。南宋周守忠的《养生类纂》中专设“沐浴”一节,逐一论述了沐浴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注意事宜。《养生月览》中收集了晋唐以来的养生经验,为养生专著,其中记载了按月沐浴的时间和沐浴的方药,《山居四要》载:“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泻汗,则无疫”“立秋日不可洗浴”[26]。强调了沐浴的时间点。洗方已用于美容养颜,元代《御药院方》中专门有美容章节,其中记载了多首洗面方,如玉肤还少散、五白膏、七香嫩容散、洗面妙方等,多用白芷、白僵蚕、蒺藜、白附子、白蔹、沉香、茯苓等。此外,对温泉浴的治疗作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儒门事亲》中载有“戎之麓伏硫磺,汤可浴疠”[27],是早期以硫磺杀菌消毒预防疠气的记载。

1.4 明清时期:药浴的完善与成熟 明清时期,药浴随着外科与外治法的迅速发展达到了兴盛时期,不仅有大量方药的记载,应用上更加成熟,相关理论也逐渐完善。

明代《普济方》是我国最大的方书,《本草纲目》堪称“东方药物巨典”,两者可谓明以前本草与方书的集大成,其中记载药浴方数百首,如:《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中,诸风、瘟疫、火热、诸肿、诸汗、咳嗽、癃淋、头痛、腰痛、风瘙疹痱、疬疡癜风、丹毒、疮疡等疾病均有记载用于洗浴的本草,为后世研究药浴疗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8]。此外,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了洗痔枳壳汤、治疗鹅掌风的二矾汤、治疗梅毒的熏洗结毒方等[29]。《保命歌括》记载五叶汤浴洗治疝痛。《证治准绳》《外科发挥》《校注妇人良方》《寿世保元》等在皮肤病方面,针对杨梅疮、下疳疮、湿痒阴蚀阴疮等常见疾病记载有多首药浴方。《外科启玄》中还详细记载了药浴的具体操作方法[30]。

清代时药浴疗法更加盛行,清宫方药也广泛使用熏洗法,包括洗头面、眼、皮肤、筋骨等多达一百多首[31]。在理论的探讨方面更加深入,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是著名的外治法专著,书中对熏蒸疗法的理法方药、主治及适应证、注意事项等,都有系统的阐述,并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32]。说明外治法与内治法的内在机理是一致的。认为“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他还将药浴分为洗、沐、浴、浸、渍、浇、喷、潠、灌9类,记载了坤草汤、泽兰汤、麻仁五枝汤、桑菊祛风汤、槐花汤等近80首药浴方,涉及临床各科,其见解和方药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赵学敏收集民间经验编撰《串雅外编》,专列熏法门、蒸法门与洗法门,其中包括不少药浴内容。所载诸方具有方简、效验的特点。

1.5 近现代:药浴的创新与发展 近现代以来,随着医学与科技的发展,药浴疗法从方法、应用、剂型、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创新与发展。在剂型方面,从传统汤药煎剂中脱离出来,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创制了散剂、颗粒剂、浓缩剂等,极大的方便了临床使用。对药浴机制的研究也有较为深入的挖掘,能够从中、西医两个层面,结合现代理化、生物等技术,深入理解药浴的作用机理。创新研发了如足浴盆、气膜浴盆、医用药浴衣、足膝浴靴(桶)、恒温浴箱等新浴具,能够根据全身或局部浴的需要,更为便利的开展治疗与保健[33]。

2 药浴疗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药浴疗法作为一种外治法,其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人们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深入,早期主要认为其有发汗解表,开宣腠理的作用,后期也有医家认为该疗法还能调和血脉,荡涤壅滞。主要的古籍论述见表1。


由此可见,药浴疗法的作用可以通过浴液的热力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实现。热水浴本具有开宣腠理、发汗的作用[43]。其次,药液浸润体表,一是具有药物直接的治疗作用,二是药液可刺激局部的腧穴,激发经气,因体表与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基于经络腧穴的整体调节作用,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从直接接触和药物吸收两个方面对药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感觉、渗透、吸收、分泌等功能,药浴时药物可直接接触皮肢黏膜产生药效[44],如杀菌、杀虫、消炎、消肿止痛、止痒等;其次,药物在熏蒸浴疗过程中经皮肤、黏膜等渗透与扩散到体内,发挥了药理作用,还避免了对消化道的刺激及首过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能够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进行调节,从而治疗焦虑、失眠等精神神经系统的不适[45]。

3 药浴疗法运用的注意

虽然药浴疗法的适用人群与范围比较广泛,但应用时也有其禁忌。多处古籍中提到了使用的注意事项,如:《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金匮要略》认为,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浴,水入汗孔中,则导致黄汗。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更指出沐浴可扰动血络、动气、外泄阳气,频以热汤沐浴,卫疏易伤冷热,故疾病恢复期不宜过度沐浴[46]。《饮膳正要》认为“食饱勿洗头,生风疾”“醉不可澡浴,多生眼目之疾”[47]。明代养生著作《厚生训纂》指出:“频浴者,气壅于脑,滞于中,血凝而气散,体虽泽而气自损,故有疖疽之患。”[48]《外台秘要》云:“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身振、寒热、风疹。”[49]概而言之,认为沐浴不宜过频,汗出、过饱、过饥、疾病恢复期、醉酒时都不宜沐浴,浴时不宜当风,水气未干不宜入睡。

现代研究也认为,患有急性传染病、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间、过饱、过饥和过度疲劳时也不宜使用药浴疗法[50],局部洗浴可视情况开展[51]。

4 结   语

纵观药浴疗法的发展源流,其作为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使用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内外妇儿等各科中均有运用。自古以来认为其属于汗法的范畴,明清时期更认识到外治法与内治法作用相同,对药浴疗法的理解逐渐深入,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应充分认识传统药浴疗法,以便于在此基础上对药浴的应用进一步创新,以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作用与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江雁.中国医学史[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

[2]王庆其,陈晓.实用内经词句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89.

[3]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56.

[4]钮晓红.外科常见病外治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1.

[5]李今庸.黄帝内经研究新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02.

[6]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7.

[7]张仲景.金匮要略[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4,107.

[8]王子寿,薛红.神农本草经[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44,101,151.

[9]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51.

[10]耿庆山.葛洪肘后备急方选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7.

[11]胡晓峰.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伤科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8.

[12]孙占学,李曰庆,张丰川,等.中医外治法源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416-4419.

[13]彭怀仁.中华医方精选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26.

[14]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八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2.

[15]孙思邈.孙思邈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97.

[16]颜延凤.内科常见病外治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

[17]樊燕萍,邓家琳,王俊宏,等.小儿中医外治法发展简史[J].光明中医,2019,34(18):2904-2906.

[18]王润生,杨淑坤,王继红.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1.

[19]《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67.

[20]谢薇,李俊华.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96.

[21]赵法新,蒋维英,赵晓东,等.子和汗法与现代药浴[J].中医研究,2002,15(4):9-10.

[22]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译注[M].孙华士,译注.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58-60.

[23]朱橚.普济方:诸疮肿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738.

[24]孙世发.中华医方:妇科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532,1489.

[25]张奇文.妇科医籍辑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47.

[26]汪汝懋.山居四要[M].李崇超,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

[27]张从正.《儒门事亲》校注[M].徐江雁,刘文礼,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4.

[28]钱超尘,董连荣.《本草纲目》详译: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5.

[29]孙世发.中华医方:外科篇(下)及骨伤科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133.

[30]侯江红,朱珊.小儿药浴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

[31]陈可冀.清宫外治医方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

[32]吴尚先.理瀹骈文:大字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206.

[33]赵法新.中医师承心悟[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1:247.

[34]刘峰,刘天君.《诸病源候论》导引法还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27.

[35]钮晓红.外科常见病外治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5.

[36]宁泽璞,宋杰.实用中医药浴疗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

[37]彭洁等.熏洗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38]黄星垣,郭铭信.中医急症大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47.

[39]程秋生.皮肤病性病中医洗渍疗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

[40]刘忠德,刘鹏举,薛凤奎.中医古籍临证必读丛书·外科卷(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5.

[41]梅全喜,何庭华.中药熏蒸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8.


[42]滕佳林,米杰.外治中药的研究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43]杨明.中药药剂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72.

[44]李杨波,赵晖,白明,等.中药外用毒性的特点与分析[J].世界中医药,2020,15(3):381-384.

[45]孙秀娟,周春祥.药浴疗法作用机理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5):25-26.

[46]叶天士.叶天士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1.

[47]忽思慧.饮膳正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9.

[48]周臣.厚生训纂[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

[49]张奇文.儿科医籍辑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65.

[50]周毛吉.藏医外治法与养生保健的相互作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11):69-70.

[51]马烈光.中医养生保健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55.

(收稿日期:2020-07-20 编辑:刘国华)


微信服务号